Cigna保險LIHKG討論全攻略:有冇隱藏收費?拆解常見疑問!
喺香港,醫療保險係好多打工仔同家庭嘅必需品,而Cigna(信諾保險)作為國際知名嘅保險公司,自然吸引唔少人查詢。最近,喺連登(LIHKG)都有唔少網友討論Cigna保險,特別係關心「有冇隱藏收費」呢個問題。今次就等小編同大家深入拆解Cigna保險嘅收費結構,以及喺LIHKG常見嘅疑問,等大家可以精明選擇!
1. Cigna保險簡介:點解咁多人討論?
Cigna信諾保險係一間全球性醫療保險公司,提供多種醫療、危疾、人壽保險計劃,特別係佢嘅「環球醫療保險」好受高收入人士同外國人歡迎。喺香港,Cigna嘅客戶主要係中產家庭、專業人士,同埋一啲公司提供嘅團體醫療保險。
點解LIHKG咁多人討論Cigna?主要原因包括:
-
透明度問題
:有人質疑保費會唔會「年年加價」或者有隱藏條款。
-
索賠體驗
:有網友分享理賠快慢、批核嚴唔嚴格。
-
比較其他保險公司
:好多人會拎Cigna同Bupa、AIA、保誠比較。
而最多人問嘅,就係 「Cigna保險有冇隱藏收費?」 ,等我哋逐點分析!
2. Cigna保險常見收費項目(有冇隱藏?)
✅ 公開列明嘅基本收費
Cigna嘅保費結構通常會清楚列明,包括:
1.
基本月費/年費
:視乎你揀嘅計劃(例如「精英計劃」比「標準計劃」貴)。
2.
自付額(墊底費)
:即係你要自己畀幾多錢先開始賠,越高墊底費,保費越平。
3.
共同保險(Co-insurance)
:例如醫療費用你要負擔10%-20%,其餘保險公司賠。
⚠️ 網友質疑嘅「隱藏收費」位
雖然Cigna唔算特別多隱藏收費,但以下幾點要特別留意:
(1)保費年年加?年齡調整機制
有網友喺LIHKG反映,Cigna嘅個人醫療保險保費會隨年齡增加而調整,尤其係40歲後加幅明顯。呢個唔算「隱藏」,因為保單通常有寫,但好多客戶簽約時冇為意。
點避免中伏?
- 問清楚Agent「未來5年/10年嘅保費預測」。
- 考慮鎖定長期保費嘅計劃(部分公司有「保費鎖定期」選項)。
(2)專科轉介、指定診所限制
Cigna嘅部分計劃要求你睇專科前要先經家庭醫生轉介,否則可能唔賠。有網友試過冇轉介信去睇專科,結果要自己畀錢。
點避免中伏?
- 睇清楚保單「網絡醫生」名單,同埋轉介要求。
- 急症通常豁免轉介,但都要保留單據同醫生證明。
(3)物理治療、中醫等附加項目限額
Cigna嘅基本計劃可能只包幾次物理治療/中醫,超額要自費。有網友以為「全包」,後來先發現有限制。
點避免中伏?
- 睇清楚「年度限額」同「每次賠償上限」。
- 如果需要頻繁物理治療,可以考慮加錢升級計劃。
(4)入院前預先批核(Pre-authorization)
部分高額醫療程序(例如手術)要事先向Cigna申請批核,否則可能影響理賠。有LIHKG網友試過冇預先申請,結果賠唔足。
點避免中伏?
- 做大型檢查或手術前,打去Cigna客服問清楚程序。
- 保留所有醫生報告,方便之後索償。
3. LIHKG網友嘅真實評價 + 常見問題
Q1:Cigna理賠快唔快?
✅
正面評價
:
- 有網友話電子理賠(App上傳單據)3-5個工作天就收到錢。
- 公司團體保險通常批核較鬆手。
❌
負面評價
:
- 有人試過做MRI等高額檢查,Cigna要求補交多份文件,拖咗成個月。
Tips :理賠速度視乎文件齊全度,建議影低所有收據同醫生報告。
Q2:同Bupa比,Cigna好唔好?
比較兩者:
| 比較項目 | Cigna | Bupa |
|----------|-------|------|
|
保費
| 中高價,加幅較明顯 | 更貴,但部分計劃保費穩定 |
|
網絡醫院
| 覆蓋廣,但部分要轉介 | 更多直付醫院,彈性較高 |
|
理賠嚴格度
| 較多文件要求 | 相對寬鬆(尤其高端計劃) |
結論
:
- 如果預算有限,Cigna可能較抵。
- 如果想要更靈活嘅醫療網絡,Bupa可能更適合。
Q3:公司團體Cigna保險 vs 個人買,邊個好?
- 公司Plan :通常保費平啲,但保障可能較基本,離職後冇得續。
- 個人Plan :可以自訂保障,但價錢貴好多。
建議 :如果公司有團體保險,可以額外買個人危疾/住院附加保障。
4. 總結:點樣避免中伏?精明投保Tips
- 問清楚所有收費細節 ,尤其年齡加幅、墊底費、限額等。
- 保留所有醫療記錄 ,方便理賠時唔使補交文件。
- 比較多幾間保險公司 ,唔好只睇Cigna。
- 考慮搵獨立理財顧問(IFA) ,佢哋可以比較多間公司嘅計劃。
Cigna整體係一間可靠嘅保險公司,但正如LIHKG網友所講, 「冇最好嘅保險,只有最適合你嘅保險」 。希望呢篇文幫到大家更了解Cigna,做個精明消費者!
如果有其他問題,歡迎留言討論! 🏥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