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igna 中伏有咩後果?買保險前必睇!避免踩雷攻略
大家好!而家好多人買醫療保險都會考慮 Cigna(信諾),因為佢哋嘅 plan 夠靈活、覆蓋範圍廣,同埋有唔少國際醫療網絡。不過,網上成日有人話「Cigna 中伏」,究竟係點解?如果真係中伏,會有咩後果?今篇文就同大家詳細拆解,等你可以避開地雷,精明選擇!
1. 點解會有人話「Cigna 中伏」?
Cigna 作為一間國際保險公司,理論上係信譽良好,但點解仲有人投訴「中伏」?主要原因包括:
(1)索賠時被拒賠 或 賠得好少
好多投保人最怕就係有事要用保險時,先發現原來唔賠!常見原因包括:
-
保單條款複雜
:Cigna 嘅條款有時寫得好 technical,普通消費者未必睇得明,結果以為包,實質唔包。
-
醫療項目限制
:例如某啲手術可能只賠一部分,或者要指定醫院先有得賠。
-
「等待期」陷阱
:部分疾病(如癌症、心臟病)有等待期,如果未過 waiting period 就索賠,就會被拒。
(2)保費加價幅度大
Cigna 嘅醫療保險多數係「自願醫保」或高端醫療 plan,保費可能會隨年齡增長大幅調升,尤其係 40 歲後,加幅可能好誇張,令投保人覺得「中伏」。
(3)客戶服務反應慢
有投保人反映,Cigna 嘅客戶服務熱線等候時間長,電郵回覆慢,尤其係海外索賠時,可能拖成個月都未處理好。
(4)Agent 銷售誤導
個別保險經紀為咗開單,可能會誇大保障範圍,例如話「全球醫院都包」,但實質有 network 限制,導致客戶索賠時先發現「唔對路」。
2. Cigna 中伏有咩後果?
如果你真係「中伏」,會面對咩問題?以下係幾個常見後果:
(1)醫療開支要自己硬食
最慘情況就係你以為有保險包,結果出事時發現唔賠,要自己畀幾萬甚至幾十萬醫藥費!例如:
-
住院超額費用
:Cigna 嘅高端 plan 通常有 annual limit,如果治療費超咗上限,就要自己貼錢。
-
非網絡醫院報銷少
:如果去咗非指定醫院,可能只賠 60%-80%,剩低要自己畀。
(2)保費不斷加,但保障無增加
Cigna 嘅醫療保險好多時會隨年齡調整保費,尤其係 50 歲後,保費可能每年加 10%-20%,但保障範圍無變,令你覺得「越供越唔抵」。
(3)退保損失大
如果你覺得中伏想 cut 單,可能面臨:
-
退保價值低
:醫療保險一般無現金價值,斷保就無得賠,之前供嘅保費全部冇得退。
-
重新投保更貴
:如果你年紀大咗先轉其他公司,新保費可能更貴,甚至因健康問題被拒保。
(4)信用評級受影響(如果斷供)
如果你因為不滿服務而斷供保費,可能會影響你嘅信用評級,將來申請貸款或信用卡可能受影響。
3. 點樣避免 Cigna 中伏?精明投保攻略
既然 Cigna 有可能中伏,點樣可以避開?以下係幾個實用 tips:
(1)仔細閱讀保單條款,特別係「不保事項」
- 睇清楚「Exclusion」部分 :例如先天性疾病、美容手術、心理治療等,通常唔包。
- 了解「網絡醫院」名單 :確保你常去嘅醫院喺 network 內,否則賠償率可能低啲。
(2)問清楚 Agent,錄音留證據
- 如果經紀口頭承諾「一定包」,最好錄音或要求書面確認,避免日後爭拗。
- 直接問:「如果我喺 XX 情況索賠,會唔會賠?」
(3)比較不同保險公司,唔好盲目跟風
Cigna 未必適合所有人,可以比較下:
-
保費加幅
:其他公司可能加得無咁犀利。
-
索賠速度
:例如 Bupa、AIA 可能處理得快啲。
(4)考慮「自願醫保」 vs 高端醫療
- VHIS(自願醫保) :保費較平,基本保障,適合預算有限人士。
- 高端醫療 :保障全面但貴,適合需要國際醫療嘅人。
4. 如果已經中伏,點補救?
萬一你真係覺得自己中咗伏,可以點做?
(1)向 Cigna 投訴
- 打去客服熱線要求解釋,如果覺得拒賠不合理,可以正式投訴。
- 香港有 保險投訴局(ICB) ,可以協助調解。
(2)考慮轉會,但小心「空窗期」
如果想轉其他公司,確保新保單生效先 cut 舊單,避免無保障期。
(3)睇下有無「冷靜期」退保
部分保單有 21 日冷靜期,期間退保可全數退款。
5. 結論:Cigna 唔一定伏,但要精明選擇
Cigna 作為國際保險公司,其實唔少人用緊都滿意,關鍵係:
✅
睇清楚條款
,避免誤解
✅
選擇適合自己嘅 plan
,唔好盲目買最貴
✅
保留溝通記錄
,保障自己
希望呢篇文幫到大家避開 Cigna 中伏陷阱!如果你有相關經驗,歡迎留言分享!
記得 Like & Share,等更多人知道! 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