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信諾 中伏】深入分析背後嘅真相同伏位!投保前必睇懶人包
信諾保險點解成日俾人話「中伏」?
最近網上好多人都話「信諾中伏」,尤其係醫療保險同危疾保方面,唔少投保人聲稱「買完就後悔」。究竟信諾保險係咪真係咁伏?等我同大家拆解下成件事嘅來龍去脈。
首先,信諾(Cigna)其實係一間國際性嘅保險公司,總部喺美國,全球都有業務。喺香港,信諾主要做醫療保險、危疾保險同人壽保險。佢哋嘅賣點係「國際網絡」同「直接賠付」服務,即係話你可以去佢哋指定嘅網絡醫生度睇病,唔使自己先畀錢再claim。
但係點解咁多人話中伏呢?主要問題出喺以下幾個方面:
-
保費加幅驚人 :好多客戶投訴話信諾嘅保費每年加幅好犀利,尤其係醫療保險,有人試過一年加30%-50%,完全超出預算。
-
賠償條款模糊 :一啲危疾保嘅定義好狹窄,例如癌症要達到某個stage先賠,同一般市民理解嘅「危疾」有落差。
-
續保問題 :有客戶話健康狀況變差後,信諾拒絕續保或者加好多附加條件,令保障大打折扣。
-
客戶服務體驗差 :熱線難打通、電郵回覆慢、索償過程繁複等問題屢見不鮮。
真實個案分享 :網友阿Ken話:「買咗信諾危疾保5年,今年確診早期肺癌,點知信諾話未到第三期唔賠!買嘅時候agent明明話『癌症就賠』,而家先睇到合約寫到好複雜⋯⋯」
信諾醫療保險中伏位逐個捉
講到信諾最惹人爭議嘅,必定係佢哋嘅醫療保險計劃。等我同大家詳細分析下有乜嘢伏位要特別注意:
1. 保費加幅「海鮮價」
信諾醫療保嘅最大問題就係保費加幅冇上限,而且佢哋嘅加幅往往比其他公司高。我收集咗幾個真實案例:
- 40歲非吸煙男性,2018年投保時月費$800,到2023年已經加到$1500,5年加幅近90%!
- 一家四口嘅家庭計劃,2019年月費$3000,2023年要$5500,仲要保障範圍縮咗水。
點解會咁? 信諾嘅解釋係醫療通脹同索償率高企,但業內人士透露,信諾嘅加幅確實比其他同業進取。
2. 「全數賠償」嘅文字陷阱
信諾廣告成日強調「全數賠償」,但實際條款有好多限制:
- 網絡醫生先有直接賠付,去非網絡醫生要先付費後報銷,而且未必cover全數
- 每項治療都有「合理及慣常收費」限制,超過部分要自付
- 高級病房同指定治療可能唔包
小貼士 :投保前一定要問清楚agent「全數賠償」嘅具體定義,最好睇埋過往索償嘅實際個案。
3. 續保條款暗藏玄機
信諾嘅醫療保雖然話係「保證續保」,但有以下陷阱:
- 公司保留調整保費同條款嘅權利
- 對已存在疾病可能加loading或exclusion
- 嚴重病例可能被拒絕續保
有網民分享:「爸爸因為糖尿病住院後,信諾第二年續保時加咗50%保費,仲要將所有糖尿病相關病症排除唔保!」
4. 門診保障「睇得唔食得」
信諾嘅門診保障有以下常見問題:
- 每年限額好快用完(特別係家庭計劃)
- 指定診所預約困難
- 物理治療、中醫等附加服務限額極低
信諾危疾保嘅爭議位
除咗醫療保,信諾嘅危疾保險都係中伏重災區:
1. 危疾定義極嚴謹
信諾嘅危疾定義比其他公司更嚴格,例如:
- 癌症:通常要達到T2N1M0或以上先賠(即係二期以上)
- 心臟病:要符合好特定嘅診斷標準同治療要求
- 中風:後遺症要持續最少6個月
有保單持有人投訴:「買嘅時候agent話『癌症就賠』,到真係claim先知早期癌症唔包!」
2. 多重賠付限制多
信諾嘅多重危疾保障有以下限制:
- 不同組別危疾之間有等候期(通常180日)
- 同一組別危疾通常只賠一次
- 癌症多次賠付要相隔5年
3. 早期疾病賠償門檻高
信諾嘅早期危疾賠償條件較苛刻:
- 早期癌症要符合特定大小同擴散程度
- 早期心臟病要進行特定手術先賠
- 賠償金額通常只係保額嘅10-20%
點解仲有人買信諾?佢哋有乜嘢優點?
雖然咁多負評,但信諾仍然有一定市場,因為佢哋都有啲獨特優勢:
-
國際醫療網絡 :對於成日出國或需要海外治療嘅人,信諾嘅全球網絡係一個賣點。
-
直接賠付服務 :喺網絡醫療機構可以免現金支付,減少資金壓力。
-
一站式管理 :手機app可以管理保單同索償,方便科技型用家。
-
特定疾病保障 :有啲計劃針對癌症、心臟病提供較全面保障。
不過,要享受呢啲優點,前提係你要能夠接受高保費同嚴格條款。
投保信諾前必須問清楚嘅10條問題
如果你考慮投保信諾,記得問agent以下問題:
- 過去5年同類型計劃嘅實際保費加幅係幾多?
- 「全數賠償」具體包括啲乜?有冇自付額?
- 網絡醫生名單係點?覆蓋範圍夠唔夠廣?
- 危疾定義同其他公司有乜唔同?早期疾病點定義?
- 續保時如果健康狀況變差會點處理?
- 索償流程係點?一般要幾耐先完成?
- 門診服務有冇隱形限制(如每次診金上限)?
- 海外醫療保障嘅具體條款係點?
- 計劃有冇不保事項或特別限制?
- 如果對賠償結果有爭議,上訴流程係點?
信諾 vs 其他保險公司點揀好?
等我用表比較下信諾同其他主流保險公司嘅分別:
| 比較項目 | 信諾 | 其他主流保險公司 | |---------|------|----------------| | 保費水平 | 偏高 | 中等至偏高 | | 保費加幅 | 較大 | 較溫和 | | 危疾定義 | 嚴格 | 一般較寬鬆 | | 醫療網絡 | 國際網絡廣 | 通常集中本地 | | 直接賠付 | 網絡內提供 | 視乎計劃 | | 續保政策 | 可能附加條件 | 通常保證續保 | | 客戶服務 | 投訴較多 | 視乎公司 |
適合人士 : - 信諾:需要國際醫療保障、願意付高保費換取直接賠付 - 其他公司:預算有限、重視條款寬鬆度同穩定性
已經買咗信諾點算好?中伏補救方案
如果你已經買咗信諾覺得中伏,可以考慮以下方案:
-
詳細檢視保單 :搵獨立理財顧問幫你分析保單條款,了解真正保障範圍。
-
投訴渠道 :
- 先向信諾客戶服務正式投訴
- 不滿結果可向保險投訴局(電話:2520 2728)投訴
-
嚴重個案可考慮向保監局反映
-
轉會策略 :
- 比較其他公司嘅同類型產品
- 注意新舊保單嘅等候期銜接
-
確保新保單生效後先取消舊保單
-
調整保障 :
- 減低保額減輕保費負擔
- 轉用較基本嘅計劃
- 保留主要保障,cut附加福利
重要提醒 :千萬唔好因為不滿而直接cut單,可能會失去所有已繳保費同埋保障,應該安排妥當替代方案先行動。
總結:信諾係咪真係咁伏?
經過以上分析,信諾嘅問題主要集中喺:
✅ 保費加幅大且難以預測
✅ 部分條款定義嚴苛,與消費者預期有落差
✅ 續保條件可能對健康狀況變差人士不利
但同時,佢哋嘅國際網絡同直接賠付服務確實有優勢。係咪「中伏」好視乎你嘅個人需要同預期。
建議 :投保前一定要自己做功課,唔好只聽agent講,要親身睇清楚保單條款,特別係細字部分。如果對醫療保障要求高,不妨比較多幾間公司先決定。
最後記住,冇一份保險係完美嘅,最緊要係搵到適合自己需要同預算嘅計劃!